女_78岁_1慢性肾脏病3期,2肝功能不全,3高血压,4高脂血症_肾衰病_杨翊清医案

患者万某,女,78岁

2024年07月04日初诊。

主诉:血尿10余年,发现血肌酐升高3年。

现病史:血尿10余年,发现血肌酐升高3年。大便2-3日行1次成形,腰酸乏力,夜尿1次,泡沫尿,夜寐欠安,胃纳可。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有甲减病史20年。

查体:血压150/60mmHg,体型中等,营养一般,面色欠华,声音低沉,未闻及异常气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轻度水肿。

四诊分析:舌质红,苔白腻边有齿痕,脉弦。

辅检:2021-11-10 ECT检查报告:左肾GFR:19.74m1/min,右肾GFR:24.95m1/min,双肾总GFR:44.63ml/min。肌酐83.0umol/L。2024-07-04 尿常规:尿比重1.003,尿蛋白++,潜血+

诊断:中医诊断 肾衰病,脾肾亏虚证

西医诊断 1慢性肾脏病3期,2肝功能不全,3高血压,4高脂血症

处方:

草药:

藿香 30g 金蝉花 12g 南方红豆杉 3g 地黄 30g

阿胶珠 5g 蚕砂 10g 首乌藤 15g 荷叶 20g

熊胆粉 0.1g 酸枣仁 20g 酒制蜂胶 0.3g 炒白术 15g

白茅根 30g 甘草 5g 忍冬藤 15g 砂仁 5g

人参须 9g 龟甲胶 6g 百合 10g 大黄 10g

火麻仁 20g 绞股蓝 10g ×14贴

外治:活血泄浊方泡足。

嘱其避免劳累及外感,忌海鲜、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

2024年07月19日二诊

复诊,腰酸乏力较前缓解,双下肢轻度浮肿,泡沫尿时作,较前减少。纳可,大便1-2日1行,夜尿1次。

四诊分析:舌质红,苔薄白腻边有齿痕,脉弦。

辅检:2024-07-18 尿常规:比重1.004,尿蛋白+,潜血+

处方:

草药:

藿香 30g 金蝉花 12g 南方红豆杉 3g 地黄 30g

阿胶珠 5g 蚕砂 10g 首乌藤 15g 荷叶 20g

熊胆粉 0.1g 酸枣仁 20g 酒制蜂胶 0.3g 炒白术 15g

白茅根 30g 甘草 3g 淡竹叶 12g 砂仁 5g

人参须 9g 龟甲胶 6g 百合 10g 大黄 5g

火麻仁 20g 绞股蓝 10g 地榆炭 15g ×14贴

(前方减甘草,大黄、去忍冬藤、加淡竹叶、地榆炭。)

外治:活血泄浊方泡足。

嘱其避免劳累及外感,忌海鲜、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

2024年08月01日三诊

复诊,腰酸乏力较前明显缓解,双下肢无明显浮肿,无明显泡沫尿。纳可,大便1-2日1行,夜尿1次。

四诊分析:舌质红,苔薄白腻,脉弦。

辅检:2024-07-18 尿常规:比重1.004,尿蛋白+,潜血+。2024-08-01 尿常规:比重1.003,尿蛋白阴性,潜血+-

处方:

草药:

藿香 30g 金蝉花 12g 南方红豆杉 3g 地黄 30g

阿胶珠 5g 蚕砂 10g 首乌藤 15g 荷叶 20g

熊胆粉 0.1g 酸枣仁 20g 酒制蜂胶 0.3g 炒白术 15g

白茅根 30g 甘草 3g 淡竹叶 12g 砂仁 6g

人参须 9g 龟甲胶 6g 百合 10g 大黄 5g

火麻仁 20g 绞股蓝 10g ×14贴

(前方去地榆炭、加砂仁。)

外治:活血泄浊方泡足。

嘱其避免劳累及外感,忌海鲜、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

2024年09月20日四诊

患者因家中有事,8-1就诊服完14剂后未来复诊,现又感腰酸乏力明显,双下肢无明显浮肿,泡沫尿又发。胃纳较差,夜寐欠安,大便2日1行,夜尿1次。

四诊分析:舌质红,苔薄白腻边有齿痕,脉弦。

辅检:2024-09-19 尿常规:比重1.017,尿蛋白阴性,潜血1+,红细胞29.50/uL,红细胞形态信息:非均一性红细胞,小圆上皮细胞1.4个/uL。

处方:

草药:

藿香 30g 金蝉花 12g 南方红豆杉 3g 地黄 30g

阿胶珠 5g 蚕砂 10g 首乌藤 15g 荷叶 20g

熊胆粉 0.1g 酸枣仁 20g 酒制蜂胶 0.3g 炒白术 20g

白茅根 30g 甘草 3g 淡竹叶 12g 砂仁 9g

人参须 9g 龟甲胶 6g 百合 10g 大黄 5g

火麻仁 20g 绞股蓝 10g 地榆炭 15g ×14贴

(前方加地榆炭、加砂仁剂量。)

外治:活血泄浊方泡足。

嘱其避免劳累及外感,忌海鲜、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

2024年10月06日五诊

患者感腰酸乏力较前明显改善,双下肢无明显浮肿,无明显泡沫尿。胃纳可,夜寐尚安,大便每日1行,夜尿1次。

四诊分析:舌质红,苔薄白腻,脉弦。

辅检:2024-10-04 尿常规:比重1.015,尿蛋白阴性,潜血-,小圆上皮细胞1.7个/uL。

处方:

草药:

藿香 30g 金蝉花 12g 南方红豆杉 3g 地黄 30g

阿胶珠 5g 蚕砂 10g 首乌藤 15g 荷叶 20g

熊胆粉 0.1g 酸枣仁 20g 酒制蜂胶 0.3g 炒白术 10g

白茅根 30g 甘草 3g 淡竹叶 12g 砂仁 9g

人参须 9g 龟甲胶 6g 百合 10g 大黄 5g

火麻仁 20g 绞股蓝 10g 地榆炭 15g ×14贴

(前方加地榆炭、减白术剂量。)

外治:活血泄浊方泡足。

嘱其避免劳累及外感,忌海鲜、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

按语:胡师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劳伤肾气,房事损精,则肾脏失养,精不充养,故脏器衰败。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失运,脾主升清,清阳不升,脾气上输之精微不能归于肺而布散周身,徒走膀胱,或脾气虚弱摄纳无权,精微物质外泄,不能充养机体;湿邪客于肾络、脾脏,湿邪阻碍气机,进而影响肾的水液代谢,加重脾肾亏虚,久之则伤肾阳,肾失温养,致使肾脏出现阴阳两伤、久之则衰败。

故胡师以益气健脾化湿,滋阴补肾,利尿通淋为治疗大法。方中藿香、砂仁理气燥湿;白术、荷叶、健脾化湿;金蝉花、忍冬藤、白茅根利尿通淋;生地、阿胶滋阴补肾;蚕砂和胃化湿;首乌藤滋补肝肾、补益精血;酸枣仁、百合养阴安神;蜂胶、龟甲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补益肾精;人参大补元气;火麻仁、大黄润肠通便。胡师临床多以中医内服加用外治法,内外兼治,本案予活血泄浊方泡足合以补脾益气,活血化瘀,化湿去浊,内外同治效果显著。后期患者长期于胡师门诊随访复诊,守方加减,症情平稳,效果良好。

目录